達克效應(DK Effect)的美麗錯誤 — — 對無知的無法認知:愚昧之巔、絕望之谷
本篇分享常常被誤解的ㄧ張「愚昧之巔」和「絕望之谷」圖,以及會被與其掛鉤的「達克效應」,更進一步分享其「愚昧之巔」的原本含義,進一步想促進大家多對資訊進行反思,不要自己掉入「愚昧之巔」。
在講學習的自信、要謙卑時,常常有張被提出的圖「達克效應」。
這張圖有個「美麗的錯誤」
應該或多或少,都有看過這張著名的「達克效應」圖[01],講述著知識取得中的「愚昧之巔」與「絕望之谷」,訴說著一個人在一開始學習知識時,會有過度膨脹的自信,一路攀上「愚昧之巔」,覺得自己很厲害。後來才會漸漸得知世界很大,進而沒有自信,越努力越無力,進而進入「絕望之谷」。
這張圖告訴著我們要小心,不要成為那「自傲但無知」的人,提醒著我們要有「自知之明」、「謙遜」的重要,也很符合東方的價值觀,因此被廣為流傳。
但如果這張圖本身就是錯的呢?
真正的達克效應
實際上,上面這張圖並不是在講達克效應(DK Effect),而更嚴格說起來,達克效應是有另外的道理與心理學背景,這張被瘋傳的圖是相對較少根據的,甚至這張圖直接被學者指出:假的(Fake)![02]
這張圖本身有其道理,但並非達克效應的圖。
所以傳說中,人在學習時有所謂「愚昧之巔」和「絕望之谷」,而更有人說這是有其依據的,是心理學上所謂「達克效應」(D-K Effect)?而究竟 —
- 什麼是達克效應?
- 到底在講述什麼?
- 「愚昧之巔」和「絕望之谷」出處何在?
讓我們來聊一聊。
什麼是達克效應(DK Effect)?
由兩位發明的心理學家(D-K)命名的「達克效應」
D-K是發現這效應的兩個是由社會心理學家David Dunning與Justin Kruger名字的縮寫,原本的鄧寧.克魯格效應(英語:Dunning-Kruger effect),簡稱達克效應(DK effect)是真的有這概念,主要敘述的是「能力不足的人們高估自己能力」的認知偏見。
而在心理學角度,也會稱呼這樣的狀態為優越幻象(Illusory superiority),白話文可以是「自我感覺良好」,表示著沒有能力去看到自己的不足,欠缺著「自我覺察」的意識,導致無法評斷自己是否勝任(Compentence)[03]。
而原始論文是以下圖作為敘述,在班級上請一群人填寫:
- 自覺該領域的能力
- 自覺該領域的考試分數
- 實際去考試(並記錄其分數)
進而發生許多有趣的發現。
達克效應原圖
原圖有兩個軸向,分別是——
x軸是在班級中的「相對位置」,或延伸可說是「該領域的知識」;
y軸則是實際人數的「百分比」,也就是在班上的排名。
進而造成三條線——
- 「自覺該領域的能力」的百分比排名
- 「自覺該領域分數」的百分比排名
- 「實際得到的分數」的百分比排名
測驗方式是問同個班級的學員,如果問大家覺得自己成績如何,大多數的人會回答「中上」,且自認分數不錯。但實際上,只有一半的人會拿到中上的成績,那還沒辦法發現自己「程度不足」的狀況,就是DK效應。(這過程可以參考:心理學的四階學習模型,告訴我們怎麼樣從「不能」到「能」)
DK效應:對「能力」無意識的高估
而對應DK效應中,原本的研究中並沒有提到太多「如何改善」,主要的改進方向都是「提升意識」 — — 「看到更大的世界」,讓一個原本自認數學很好的同學,去看到更厲害的同學。另外也有一些提升意識的方式,可參考:為什麼比起氣候變遷,大家普遍更在意911事件?當覺得身旁人沒Sense時,「提升意識」的4I模型。
實際上,我們的人生中其實都不斷地被迫經歷這樣「能力意識不足」的過程——
- 高中不錯的班排,到大學可能只有中上,甚至到國際排行中的看不到;
- 從學校中很吃香,到出了社會發現更多厲害的人,當身邊都是大神時,反過來會漸漸地沒有自信,這時就可以看看達克效應的另一端,有「冒牌者症候群」的味道。
冒牌者效應:對「能力」有意識的低估
在一樣的分數分佈曲線中,通常分數最高的那幾個,也很有可能只說自己是中上,因為他們覺得說這「簡單」的考試,對其他人來說也很簡單,進而只評估自己為「中上」,延伸可以另外探討的是「冒牌者症候群」[05]。
冒牌者症候群訴說著那種實力超強,但卻總覺得自己不夠的強者,在他們內心中,不斷著有自我懷疑。對應達克效應的過高自信,冒牌者表示的是過低自信的這群。
冒牌者症候群對應的調適方式,像是寫出今天自己做了些什麼,透過書寫的方式,去觀察自己「自信不足」的信念,甚至去改寫自己的觀點,而重點是認知到自己其實還不錯[06]
跟容易被誤解的那張「愚昧之巔」與「絕望之谷」圖主要差異在於,他們並沒有去測量「信心」,更完整的說,目前沒有看到相關資料顯示:
- Y軸並沒有提到信心程度
- 也沒有說明怎麼測量信心的,或是學生在沒有相關知識時,給予的信心指數會是0
- X軸也並不是知識量隨著累積的變化,而就是分數百分比。
以上三點是對原圖的一個大疑問。那這張圖究竟是什麼呢?
原圖:技術成熟度曲線(Hype Cycle)
原圖其實是傳說中的技術成熟度曲線(The Hype Cycle),江湖上又稱作「炒作周期」,指的是企業用來評估新科技的可見度。是 Gartner 這家公司分析各種科技,從創新到成熟的階段,將時間軸與市面上的可見度(媒體曝光度)做排列而產生的圖。
詳細上能進而協助公司決定要不要採用新科技的一種工具,也有時會拿來當作勸世文,勸勸新創沒有錢的話要緩緩XD,因為一個新科技的興起,都是以年為單位,如果活不過N年,那就等一下。
這張圖的負面聲音在於:每個科技需要的門檻不同、沒有相關分析資料、每個階段並沒有通往下個階段的「明確行動」(代表不一定是這個順序)[09]。如果是投資人可參考此篇:想投資科技股,先了解技術炒作週期(hype cycle),寫得很好XD
這圖目前所知最早是由 Howard Fosdick(技術分析家)於 1982 年在 The Sociology of Technology Adaptation 提出的概念與圖。如果是想要深入的夥伴,可以參考。
搜尋過程中的心得
自己原本只是在研究達克效應,在搜尋時一開始覺得這張圖超有道理,也超打中心坎。甚至是有人說它不對時,我還有點不想相信,但後來發現這張圖確實有些疑問,包括縱軸與橫軸的定義與測量方式。
最有趣的莫過於當我們拿這張圖想要提醒自己,或是告知他人要有警覺的同時,卻沒有警覺到這張圖是有問題的。目前查到比較嚴謹的研究知道這事[07],不過仍是有些研究會使用該圖[08],導致真假更加難以辨別。
我們對資訊的未去意識,就如同攀上誤圖所敘述的「愚昧之巔」。
「誤傳」之嚴重,在網路時代的傳播,知識爆炸情況下,我們都難免成為「不適當」資訊的傳播者。然而就像達克效應本身想強調的,那是源自於我們對此事沒有意識,那可以從現在起提升意識。
結論
技術週期曲線(Hype Circle)有它的故事與道理,不過究竟可不可信,至少在學術上的驗證,或是把它與經過學術考驗的「達克效應」畫上等號這件判斷,我們要緩一緩。
參考資料
[01]: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File:Dunning-kruger.png
[02]: https://jerz.setonhill.edu/blog/2020/04/07/dunning-kruger/
[03]: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Dunning%E2%80%93Kruger_effect
[04]: Unskilled and Unaware of It: How Difficulties in Recognizing One’s Own Incompetence Lead to Inflated Self-Assessments
[05]: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Impostor_syndrome
[06]: https://hbr.org/2008/05/overcoming-imposter-syndrome
[07]: Dunning-Kruger effects in reasoning: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failure to recognize incompetence
[08]: Lessons Learned from a Study of the Integration of a Point-of-Care Ultrasound Course into the Undergraduate Medical School Curriculum
[09]: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Hype_cycle
希望能有所幫助,如果有幫助你爬下愚昧之巔,「拍手」會給我相當多的鼓勵,相當相當感恩合十!